家乡靠海,旧时人们多以捕鱼为生,故有一传承多年的习俗——划大龙。
除夕傍晚,全镇隐隐回荡着锣鼓声,正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是游龙队伍自西南角的广场出发而来。
早早候在道旁。一长串开路的鞭炮响过,大龙方从乳白色的烟雾中现身:蛮横地占据了整条道路,犄角高竖,掠过梧桐树梢。龙头华美,龙须虬劲,脖颈处细细描摹着琉璃色泽的八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龙嘴处安装电动机关,一张一合,漫着水雾。龙珠如大彩球,若有隐藏,唯有从尖利獠牙间窥见其中光彩变幻,熠熠生辉。龙眸清亮,似笑,又似是努力保持严肃,颇有些故作深沉的可爱。
百十名青年身着黄短衣、头包黄巾,双臂高擎,用力推动大龙行进。龙身长达百米,发散着暖光,上下起伏,如腾雾般跃跃欲试。内部以钢丝固定,外部饰以鳞片。腹部利爪前屈,迅疾狠厉,耀武扬威,确有蛟龙得水之势。
人群笼罩在大龙祥和的光芒中,呈现出一片温柔和平静。孩子靠着父母的臂膀,圈圈点点地比划大龙的模样。情侣们手挽着手随人潮缓缓移步。老人家虔诚,双手合十,闭目收神,低头祈祷。
许是在老人们身上看见外婆的影子,忽而忆起母亲与我描述她幼时划大龙的情景……
那总是在清晨,北风吹煞,寒冷刺骨,她早已裹着棉袄随外婆上街,与伙伴们点着小鞭炮到处疯跑。大抵这样玩耍腻了,龙就来了,她总要大声嚷嚷着让外婆抱,外婆会竖食指与鼻前嘘声道:“丫头,大龙神来了,要想着龙王保佑,以后学习顶呱呱!”母亲说,当时看到那龙,真是惊悚,足有半层楼高,自以为已经大到极点,可与现在的一比,真是兔比大象,相差甚远了。
意念里有母亲儿时的故事,更觉得“划大龙”的神秘和可爱,再看看这场景,已是人头攒动,肩摩毂击,熙来攘往,一种幸福的醉意在心胸处荡漾……
本世纪以来,中华大地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安康富足,亦如蛟龙腾飞,鲜明耀眼。我辈定要努力奋进,朝乾夕惕,孳孳不倦,成为蛟龙身上一片硬鳞,助力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