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渺中闪烁着光,乍看好像一把万家灯火。
——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题记
瞥见,那只焦糖琥珀色的酱鸭。
鼻子不知从何时开始,变得异常灵敏,那股醇香,甘烈,浓厚,直冲脑门的劲儿,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碎片里。我能清楚地感知到,这就是——年的味道。
那阵热烈的,欢喜的氛围弥漫了整个大街小巷。清一色的中国红,遍布处处角落,处处罅隙。心底的暗潮也在此时汹涌,澎湃,激昂,却又是一种迂回,归属,沉淀。一闻便知,一定又是挂在阳台的酱鸭。
将钩子轻轻取下,一只深褐色的酱鸭就摆在了我的眼前,五脏六腑早已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只留那根根酱色的肋骨,穿梭在仅剩的丝丝鸭肉里。透着微光,晶莹的红色油光也在闪闪发亮。那股醇香又离我近了,近得只差一只热油锅的距离。
“滋啦——”将蒸熟了的酱鸭再放进铁锅里煸炒出油,整个厨房都充斥着一种浓郁的酱鸭味儿,熟悉而又温暖。葱的清香和鲜艳的色泽又给这道菜添上了别样的风味。撕开一片鸭肉,鸭肉的鲜美在嘴里交融爆汁,却又丝毫没有刚吃过的红烧肉的油腻,就连骨头也能酥香入味,这记忆里的味道色泽红润艳丽,口感肥而不腻,皮酥肉紧,又有嚼劲。
江南的酱鸭似乎都是这样,虽没有鲁菜的咸甜分明,滋味浓郁;没有湘菜的油重色浓,酸辣相交;更没有川菜的鲜香麻辣,酣畅淋漓。却总在默默间,酥化内心,唇齿留香。慢慢品味,才是它正确的打开方式。家乡,是一个人启程的地方,而乡味则是一个人永远无法割舍的情。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南北的春节在习俗上确实不太一样,就连那酱鸭的口味,也能变得千万种花样。丰润的汤圆,嚼得嘎吱响的春卷儿,但中国年的意义不仅在于家人围炉聚首,也在于所有美好祈愿的聚集。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向天地求福,鞭炮声声中有对往事的感念与释然,更有对未来的期盼,无数人无数的心愿,绽成年夜不落的焰火。
无论置身繁华闹市,还是身居乡野陋巷,世上的滋味,就这样流转于方寸餐桌,交织在冷暖人间,抚慰赤子之心。那一桌满满的爱就流转在一桌佳肴前,亲切的话语间……
把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就如汪曾祺老先生说的那样“世间百态,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看着往来的归家车辆,从南到北,春来秋往,亦或许他们就是生活在旅途中。繁星为灯,心向远,却总会因为那一只家乡的酱鸭,停留片刻,在记忆里勾画一个圈,久久不能忘怀。
只在心里默默祈祷着,来年春节还能再尝到这如家般温暖的味道。
热望,那只焦糖琥珀色的酱鸭。
迢迢星河似乎也有了几分幻灭,应该是那永不变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