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饭喽!”微风拂过,送来了父亲热切的吆喝声,更送来了年夜饭独有的香气,多年的经验已将我的鼻子练得如小狗一般灵敏,嗯,红烧鱼,白斩鸡,盐水虾……等等,怎么还有一般糖的甜味?
我抛下笔,风一般地冲向餐厅,耳边是电视里主持人拜年的问候。眼前的景象却已牢牢抓住我的眼球——父亲正站在餐桌旁搅拌着什么,一只古铜色的大锅,浓稠绵密的糖浆慢慢地从银勺中流下,于锅底酿出一片琥珀色的海洋。热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气迷蒙,焦香的味道在悄然弥漫,仅仅深吸一口气就让人垂涎欲滴。随着银勺舞动,原本平静的海洋上便泛起阵阵涟漪,父亲就站在冉冉升起的热气里,微笑郑重而温柔——他的身上像是笼罩了一层薄纱,正似远古时代走出的神明。
“这是什么?”我的语气莫名染上了一丝虔诚,轻轻地在雾气中散去。
“麦芽糖。”父亲的回答似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分明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像是呼唤声撞上了山谷,在我心中荡起阵阵回响。麦芽糖?可我心中的麦芽糖,要么是白白净净,撒上芝麻切成块,便成入口即化的小吃;要么是古镇里的绕绕糖,糖丝是白练,两根筷子似织布的飞梭,在缠绕中演绎着“藕断丝连”。
父亲熟练地糖液铺到砧板上,一碰到冰冷的空气,糖液立刻用乳白的外衣裹住晶莹剔透的身体。趁糖还没有完全冷却之前,父亲迅速将其切成小段,看着微微泛黄的糖块,我恍然大悟,立刻找回了久违的熟悉感。于是轻轻拿一块入口,丝丝甜香直扣心弦。许是调皮的轻风传播了麦芽糖的香气,母亲不知何时走到了我们身边,意外的表情充满了惊喜,“麦芽糖!这是在怀旧吗?”
“麦芽糖怎么就怀旧了?”我疑惑。
“你不知道吧,麦芽糖可是很有时代感的东西,在你爷爷奶奶那个年代,这玩意儿可是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算得上是‘贡品’,”母亲笑答,“到了每年春节,村民们从收成中匀出一点麦种,泡在水里,等到发出的芽够长时,捣成糊,再混入同样泡过的糯米,放在罐里发酵。发酵制得的汁水,拿纱布过滤,倒入锅里熬……”
“直到泛起焦糖色,等糖闻起来够香甜,能引起你这个小馋猫的兴趣时,”父亲在我脑门上敲了一下,“冷却,撒上芝麻,切块,就大功告成了。”
“那个时候,家里人还要防着小孩子们偷糖吃呢,你外公因为这个还被骂过。”
“有这么好吃吗?”
“那个时候没什么东西吃嘛,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填饱肚子都困难,更别奢望麦芽糖这样的零嘴了。现在不一样了,国家改革开放,建成小康社会,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别说麦芽糖,就算是硬糖、软糖、泡泡糖、棉花糖,平时都能随便吃。”
雾气迷蒙中,节日的灯光洒落在古铜色的锅里,在琥珀色的糖浆中折出五彩斑澜的光芒。我开始意识到,麦芽糖不仅是糖,还是人民逐渐富裕、家庭逐渐变化、国家逐渐富强的见证者,而麦芽糖的甜,更象征着人民对小康的渴望,对幸福的向往。
“吃饭吧!”父亲的话语将我拉回了现实,我执意将糖浆当饮料,不料却难以承受这过于幸福的甜味,差点呛个半死,逗得家人一阵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