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我们来到了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想领略萧山“母亲河”的历史文化。
展馆以现有殿堂和厢房作为陈列馆分为历史、人文和浙东唐诗之路三大篇章,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运河的前生今世,繁荣昌盛,从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萧山人民。
悠悠跨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历史厅—天王殿里耐着酷热,紧紧拉住绳子拼命拉船的纤夫:独自迎接黑暗,为了家人有光。
继续往里走,运河沿线的繁荣古街:两边摆满了地摊儿,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接不暇,叫卖声声掀巷浪,品香茶、听堂曲,悠悠婉约,不绝于耳。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一匹接着一匹华丽的丝绸,华丽轻薄,加上绣娘精美刺绣,定为大家闺秀增添光彩。一桩接着一桩划算的交易让人不禁恍然:这般如此,才是萧山!
正所谓,萧山因运河而生息,因运河而繁荣,因运河而文明,人文厅—大雄宝殿中就介绍了运河边的十大家族:王、单、汤、任、蔡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能正是这拥有着浑厚底蕴和悠久历史的大运河熏陶,地灵人杰,培养出了一位位杰出的人才。
浙东唐诗之路发轫于运河,在江寺的东偏殿内,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萧山留下足迹,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为浙东运河增添了浓重的人文色彩。在几千年的兴衰变迁中,运河在2014年6月成功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萧山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除了打造浙东运河展示馆,萧山运河文化也在不断建设。老岳庙的修缮工作已经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作通过史料挖掘,口述调查,专家论证等方式有序开展,使浙东运河更显生机和活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萧山人民的勤劳,聪慧与坚韧不拔的耐力,也传承着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