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章!
作文人网
手机版 位置:作文人网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精选5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时间:2022-04-29 22:35:18 | 作者:用户投稿

【篇一:家乡的风俗】

抬大龙

黄新怡

在我们家乡,过年时总要抬大龙,这是我们的传统风俗。

正月十五通常是抬大龙的日子。有一回,我和许多人在路旁等待,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抬大龙呢?”“因为传说龙可以行云布雨、消灾降福,于是人们借此祈求每年可以风调雨顺、鱼虾满舱、平安丰收。”妈妈解释道。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大龙来了!”有人大喊了一声。!我拼命探头,却没能看见,不过隔着老远就听到了响彻云霄的龙吼声。待龙近了,那吼声更是惊天动地、震耳欲聋。“哇!这也太惊艳了吧!”我不禁感叹出声来。龙头足足有两层楼高,宽度更是霸占了整条街。龙牙有半个人高,仿佛瞬间就能把一个人撕碎。张开的龙嘴里含着篮球般大小的龙珠,彩灯层层环绕。龙眼直直地目视前方,透出一种威严。

路边人们的感叹声此起彼伏,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工艺复杂,制作精妙、夺人眼球的大龙上。

龙头如此精致,那龙身一定也不差吧!还真说中了。几十余米长的龙身,见首不见尾,都用毛竹彩纸装饰而成,还有些许金色的小鳞片。庞大而长的龙身下,倒是有短小的龙爪,反差之大,却显得毫无违和感。由于机械的缘故,大龙全身都能动,龙爪在身下挥舞,再加上锣鼓声,就好似神龙欲飞。

路边的人有的在感叹制作不易,有的在赞美做工精细,有的在目瞪口呆地欣赏,还有的在紧闭双眼向龙祈祷。

在大龙远去后,我回家查阅了有关平阳县春节风俗抬大龙的资料,才得知这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早在2009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资料更加深了我对这项风俗的喜爱与崇拜。另外据《平阳县志》记载·流传其历史已有400年,活动时吸引了十多万民众,壮观直气势非凡。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传统风俗,是老祖宗代代相传下来的,所以我们也要将它传承发扬下去!

【篇二:家乡的风俗】

喝早茶

赵浩宇

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而我最喜欢我们家乡的风俗-喝早茶。喝早茶就是早上喝茶的意思吗?并不是,喝早上还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吃点心。

早茶的点心种类十分繁多。其中,虾饺是我认为最可爱的点心了,晶莹剔透的外皮包裹着又白又红的小虾,让人垂涎三尺。虎皮风爪虽然不比虾饺可爱,但味道却毫不逊色于虾饺。凤爪蒸得软糯可口,再配上铺底的花生,香味扑鼻,真是绝了!另外,还有萝卜糕,松糕,蒜蓉蒸排骨,干蒸,牛肉丸……

除此之外,粥也是喝早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不同搭配的传统的粤式粥也有不同的风味。南瓜小米粥甜而不腻,味道别具一格。皮蛋瘦肉粥更是让人喜爱,QQ弹弹的皮蛋让人感觉它是最美味的粥。各式各样的生滚粥,老火粥常常让人有惊艳的感觉。

都说喝早茶,茶才是灵魂。而茶的种类也令人眼花缭乱。大红袍,普洱,铁观音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单从……广东人爱茶,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一天不喝茶,很多人都会觉得浑身难受。不仅老人,成年人爱茶,就连有些小朋友也喜欢喝茶。一口茶喝下去,微苦又带点香气的茶萦绕在口中,齿颊留香。这样的茶很难让人不爱上它。除了茶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喝茶能促进身体健康更是人们喜欢它的重要原因。据研究,茶叶中的特殊成分,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还有提神的作用。这样的茶有人能不爱吗?

广东人喝茶,俨然已经是生活中的习惯。每次周末或者节假日去喝茶,茶楼里都坐满了排队等候的人,有时甚至等上个两三个小时,但是大家都非常有耐心,边等边聊天,十分悠闲。大家等候时间长的原因,主要也是因为广东人喝茶的时间都比较长。除了吃东西,大家还会边喝茶边聊家常,聊八卦……这也大概是茶文化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篇三:家乡的风俗】

柯友鑫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风味,从春节前几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贫困的家庭里,这几天也要买很多的东西。大人们要买过年的吃的、穿的、用的——店铺多数过年不开张。而小孩就首先要买爆竹。

关于爆竹,它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作恶多端,每到三十晚上,就会出来吃人。人们纷纷躲在家中,一整天都担惊受怕。有一年,一个老神仙来到凡间,看到人们紧闭家门,便疑惑不解。次日,从一位老婆婆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由来。便告诉人们,这只叫“年”的怪兽,怕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在每年三十这天,就会贴春联、放爆竹。因此,这个习俗流传至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终于在人们的盼望下到来了,除了贴春联、放爆竹,大家还都穿起了新衣。中午要吃团圆饭,那天除非万不得已,都要赶回家吃饭。

吃完团圆饭,除夕夜也悄悄地来了。我的家乡除夕要守岁,虽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午夜时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放鞭炮,放礼花。漆黑的天便瞬间点亮了,宛如白天。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饺子,饺子也叫“元宝”预示着招财进宝。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的饭菜香和人们的欢声笑语诉说着人们的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吃元宵,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春节的基本意义,就是在一年中只有这个时段很多人才有机会给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团聚,所以我希望春节能够在中国逐渐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原有朴实美好、温暖的样子。

【篇四:家乡的风俗】

故乡的游龙

孙世隆

你们的家乡在哪?是吃腊肉的湖南吗?是买杂拌儿的北京吗?是会逛花市的广东吗?其实,我的老家也有一种我们那儿无人不晓的习俗。

我的老家在江西省九江市其中小村子里面。每到正月初五那天,爸爸,大伯,姑父和爷爷就会早早地爬起来,往村子的中心那边儿去。我醒来下楼时,发现爸爸他们全都不见了。妈妈告诉我,爷爷他们“办游龙”了。我与弟弟异口同声问:“什么叫办游龙?”我妈妈笑道:“所谓办游龙就是男人们穿上游龙的蓝布裤子披上一条镶金的龙头披风。龙头龙须部分,一般娃娃跟在经验丰富的老人后面,寓意龙神保佑小朋友。”

“随后,龙会在一块大空地或一个广场开始转起圈儿来。意为神龙正在把身上的福气传到千家万户,保佑人们心想事成,财源滚滚。游龙在转时,人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围过去,让自己离好运近点,离健康近一点,离愿望近一点,离财运近一点。小孩子挤不进去,无可奈何地哇哇大哭。母亲听见把他高高举起来,小男孩顿时破涕为笑,眼角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正午时分到了,听了妈妈讲的往事,我和弟弟便闹着要去看游龙,以要沾沾运气为借口。妈妈想想也是,于是我们直朝广场奔去。

我们到达广场,只见一条蓝金相间的游龙在广场盘旋着,跳跃着。旁边的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地朝神龙挤去。我和弟弟好不容易挤进去,又被挤出来。最后妈妈把我俩拉了进去。我们在人群中,看见了“办游龙”中的爷爷四人,爷爷牵着龙须,动作娴熟而又迅速,仿佛在那儿他年轻了许多;姑父爸爸和大伯虽身在龙身,但他们神情严肃,与其他人配合默契,动作整齐统一。

游龙后来又去了各个村子,去了各种地方赐福。等他们回来时,已是满头大汗,可是他们却满脸都是笑容。

等我长大我也要办游龙,变成游龙的一员,让这条神龙一直“游”下去!

【篇五:家乡的风俗】

屈美涵

一道道晨曦划破天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天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家乡有个传说,每年二十三灶王爷都要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所以人们为了祈福,就在灶边贴吉祥对联以保平安。回乡下老家,正赶上热闹的集市,街上买麦芽糖的人可不少。用麦芽糖来贴对联,传说灶王的嘴就不会乱说话了。

小年不小,过了二十三,除夕就来了。除夕最美最热闹。白天先把满屋的门贴上对联,大人们在厨房慌忙准备年夜饭。夜晚,家家灯火大通宵,不得间断,外边烟花声此起彼伏,到处充满了孩童的笑声。不必说烟花的吵闹,也不必说放烟花的不足,单是夜空中那各式各样的烟花一点一点如花心一般绽放,就足以让人魂牵梦绕,眼花瞭乱了。

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家穿好新衣,开始探亲访友,女人们在家迎客,随时都能准备出丰盛的饭菜。男人们到街坊邻居家拜年。出来时,满口袋满手都是喝的吃的,但在所有人眼里这不仅仅是吃的,而是大家的热情。回到家里,个个喜笑颜开,孩子手上拿着红包,大人吃饱喝足,到下家拜年。天空格外美丽,大树被风吹得沙沙响,演奏着动听的交响乐,正如人们的心情一样愉悦。晚上,大家欢聚一堂,所有人找回了童真,脸上流露出儿时单纯的笑容。到了下半夜,人们还在打牌,但与之不同的是并不争个第一,大家聚在一起图的就是开心,释放出一整年的愁闷。

正月十五元宵来临,虽不如三十的热闹,但却有自己独特的美,孩童手上拿着灯笼,嬉戏玩闹,看那能全身摆动的锦鲤灯笼,活灵活现的老虎灯笼,颜色艳丽的各种造型的卡通灯笼,大家边谈论边欣赏,好不热闹。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过年炮声不断,欢声笑语不断,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怀惴梦想释放自我的激情挑战未来!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精选5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精选5篇)》仅代表原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学生提供大量优秀范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4、声明 :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发现用户未经原作者允许情况下投稿发布别人的作品,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相关推荐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800字
  • 【篇一:家乡的风俗】夏子涵说起风俗,我立刻想到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但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春节中的风俗。我的家乡在江夏,一般我们会在除夕前一晚回去,第二天一早我们家就要吃年饭...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700字
  • 【篇一:家乡的风俗】王雪慧你知道从火上一跃而过是什么感觉吗?我知道,热热的,又有点烧,就像飞快地碰了一下盛着热牛奶的铁锅一样。鼻腔中倒是钻进了一股股浓烟,怪呛人的。知道为什么要说这些吗?因为这是兰州元宵节中不可...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50字
  • 【篇一:家乡的风俗】兔兔开心果年糕是中国很多地方传统的新年食品。“年糕”是江南一带的称呼,在北方又称作“黄米糕”,而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称为糯米糍粑或饵块。犹记...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550字
  • 【篇一:家乡的风俗】舞狮游行杨明昌我是一个家乡在农村的小孩子。而在我的家乡就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舞狮游行。每每在重大节日,比如春节的一大早,响彻云霄的锣鼓声在远方传来,我知道,舞狮队开始...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500字
  • 【篇一:家乡的风俗】梨花节程祺瑶在我妈妈的老家——云锦,那里有一个特殊的日子——梨花节。那么,梨花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是因为那里有座锦绣之山—&mda...

  •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50字
  • 【篇一:家乡的风俗】放鞭炮陈梓睦在春节来临时,小孩子们最为期待的习俗节目,必定是在晚上放鞭炮了。在很小的时候,特别向往春节放鞭炮的我,一次看着门前喷溅的鞭炮,心生疑问。“我说,放鞭炮为什么会是春节的...

  •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 【篇一:家乡的风俗】家乡的风俗多种多样,最有特色的是过春节时的风俗。春季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既可以吃到美食,又可以收到很多红包。在春节前最忙的一天应该就是年二十八了,因为那天是大扫除。我要和爸爸打扫好家裡的每...

  • 《长沙保卫战》观后感
  • 昨天晚上,我终于看完了电视剧《长沙保卫战》。关掉了电视,我仍然感到热血澎湃,甚至在睡觉前还哼着“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到很晚都难以入睡。《长...

  • 父亲
  • 提笔时蓦然想起,今天还未曾问过你是否安好,抬头看见月是极好的,恍然间明白,只不过是想你罢了。我的父亲,五十岁了,一米八五的个子,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眼睛里总是流露出一股温暖,肩膀自然也不算窄,但对我来说,他...

  • 记寒假的一件事
  • 快乐的寒假只有二十多天,一眨眼就过去了。同学们现在都回到了教室,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寒假里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吧。放寒假后,我们一家回到老家去了,老家下了雪,看到这雪,我心生一计,不如找...

  • 观察日记四则
  • 10月15日星期四天气阴吃过晚饭,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绿豆。因为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观察绿豆的发芽过程。买好了,我抓起一把绿豆,放在手上,它还是一颗毫无感情的、冷冰冰的、硬邦邦的小豆子,像一颗小圆石。我很...

  • 微笑前行作文600字初三
  • 【篇一:微笑前行作文600字初三】微笑是欣慰,是付出汗水后的成功;微笑是勇气,是泪水流淌过脸颊后的无畏;微笑是暖阳,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爱……舒心的微笑记得上次体测时,老师让我们进行八...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读《景阳冈》有感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是谁,他就是水浒传108个好汉之一:武松。课文《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刻画了武松应难而上,而又机智勇猛的英雄形象...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同学们你们太聪明了!”他总是满怀崇拜与赞扬的语气这么夸赞我们,让我们骄傲自信又开怀大笑。上他的课的每一秒都是快乐的,我是他的“忠实粉丝”—&mdas...

  • 森林超市
  • 冬天到了,森林里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因为很多动物储存的食物不足,所以啄木鸟先生开了一家森林超市。啄木鸟先生招聘的第一位营业员是松鼠。松鼠干活非常麻利,它把每一个货架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并且整整齐齐地摆上了各式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