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时,中原大地,是真正的礼仪之邦。让我们跟着申赋渔笔下《君子的春秋》,去看一看“礼”给予君子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楚庄王,他结束三年的潜伏,一飞冲天。楚庄王一生征战无数,成就了霸业,威震中原。他是如何实现伟业的呢?使用蛮力?穷尽武力?不是,他用的是如沐春风的“礼”。
郯之战中,有一位将领格外英勇,总是冲锋在前,一连击退了五次敌人。他为什么要如此拼命?源于一次楚庄王与群臣饮酒,风吹灭烛火,暗中有人拉扯楚庄王美人的衣襟。美人扯下他的冠缨,并请楚庄王捉拿,楚庄王听了却请大家都扯掉冠缨。那位不被追究的将军心怀感激,报答的时机到了,战场杀敌他自然拼命。楚庄王以“礼”服人,使与之共事的人心悦诚服。
合上书,不禁问自己,能如楚庄王般处处以礼待人吗?作为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小学生,做不到也难免吧!想起时常因小脾气跟妈妈怄气,跟小伙伴斤斤计较,不禁汗颜。楚庄王那样声震中原的人本可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但他却做到了以礼侍人,以礼处事,讲究道义和礼节。因此楚庄王问鼎中原,以德行之,而后称霸。
联想到在我们班里,也曾有人孤立同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学,只有寥寥几个同学仍愿意与她做朋友,为她挡住来自其他人的恶意。几番摩擦、调和,他们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没有礼仪风度的,孤立行为也逐渐停止了。期间,被孤立的同学从没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气度还颇让我有点敬佩。班级氛围越来越和谐:为受伤的同学伸出手,为进步的同学鼓鼓掌,为获奖的同学点个赞……温馨蔓延其间,力量在我们之间传递,这或许就是已经渗入我们血液里的,从遥远的春秋传来的“礼”。
春秋早已结束,礼乐的余音也渐渐散去,然而给予君子力量的“礼”,让中华文化绵延千年,弥久常新。就在这个月,杭州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正式启动,为杭州人在世界彰显礼仪拉开了序幕。从“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城市口号,到“开车有敬畏,骑车有路德,走路有礼仪”的文明出行号召,“礼”像滋润的雨丝,渗入杭州这个自古以来以美闻名的城市。我们少年队员从学雷锋做好事到勤做家务,从公益行动到邻里和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看似寻常的点点滴滴都是基于“礼”而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礼”的种子已经埋下,正在生根发芽。当我再捧起这本书扪心自问时,我一定会当着书中圣贤的面,朗声回答———我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