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静谧的卧室里,听静谧的音乐,仿佛又回到了静谧的故乡,仿佛又拥抱着那静谧的背影。
那是八年前的一个静谧的黎明。太阳从薄烟似的云层中射出,一道道如丝带般从叶子的缝隙中流过,照在那淡褐色的瓦片上,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照在那已露出竹条的破旧藤椅上,更照在每个人的心里。
我们几个孩子起得很早,为的就是享受这和煦、可爱的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一件事情都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欢快。我们在这里爬上树,抓两只翅膀透明的蝉,让它们叫个不停;或又是在清爽的早上,冲进田野里疯跑一阵子,田野里的混杂着的各种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扉;或又是无拘无束地跳进小溪里,在里面跟小朋友们痛快地玩水,抓小鱼,打水战。这时,要是被家长发现,免不了会挨些骂,可是,心里却仍旧乐滋滋
玩疯了,玩累了,我们便去央求曾祖父给我们讲故事。曾祖父似醒非醒地从藤椅上站起来,捋了捋花白胡子,睁开他厚厚镜片下浑浊而慈祥的眼睛开始给我们讲故事……曾祖父在藤椅上悠闲的背影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我沉浸在无限地暇想里,六年前的往事又浮现于眼前。
那是五年前一个多云的中午,我又回到了故乡。这次,当我站在曾祖父的房子前,我已经认不出来了。曾经的瓦顶小木屋,现在变成了两层小洋房,青石阶换成了大理石。听到我们的声响,曾祖父几乎是跳着出来迎接我们。他身上的破旧青衣已换成了夹克外套,上面的皮料反着光。他满怀笑容,脸上的皱纹也少了,整个人年轻了好几岁。他把手搭在我的背上,领着我们进了屋。屋内原来的水泥地已经换成了瓷砖地面,墙面刷得光亮,一切都是那么新。祖父那把藤椅已经不见了,变成了红木椅。
曾祖父自豪地讲道:“看吧,这就是发展的力量,仅仅三年时间,我们住上了新房子,多亏了政府。”看到我们疑惑的神情,曾祖父继续说道:“现在城市扩建,我们这边的田地,旧破的村庄,政府高价征收了,用搞建设。我们的田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地,再过几年,上面就建成了高楼大厦……”曾祖父骄傲地向我们描绘着现代化的新农村蓝图。
我没有多想,向田野方向冲去。眼前,没有了曾经那一片绿。田地被铲平了,上面堆着各种建筑材料,还有一个个深坑。施工车辆在忙碌着,喷出熏人的焦油味,打桩机在轰隆隆响,到处飞起扬尘。看着这面目全非的景象,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我愣愣地站在那里,使劲回想起曾经故乡的样子,可是,那样子越来越模糊。
一年前,一个阴沉的黄昏,我又跟随有家人再次回到了故乡。当我那次走进曾祖父的屋子里,屋里的一切还是一样,可是,我见不到那慈爱,坚强的曾祖父了。我走到院子里,想起曾祖父的给我们讲故事,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祖父的背影又涌现在我心头……“孙儿们呀,你们知道我们门前这块稻田、这栋楼、这个杨家村是怎么来的吗?”我们疑惑地摇了摇头,“这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先用勤劳的的双手改造而来的。一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你们,总会玩累,可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地努力,才建成了现在这个充满乡土气息,又整洁干净的新农村。”
现在的村庄全都变了样,麦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高楼。一栋栋的高楼,遮住了那和煦的、可爱的阳光。老屋笼罩在高楼下。
想去树上抓蝉,树已经被砍了;想去田野里狂奔,田野已经变成一栋栋高楼,想要跳进清澈的水溪,溪水已经干涸了。从曾曾……曾祖父就开始修建的杨家村,承载着无数童年的村庄,永远地消失了。
现在,不仅是曾祖父的背影,故乡的背影,童年的背影都已经模糊不清了。
社会向前发展是谁都无法阻挡的,建设现代化新社会是人民的需要———可朋友,新时代的建设者们,在发展的同时,是否能保留部分历代先人们留下的印记,让现在的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先祖父们的曾经的身影,让现在的小孩子有一个疯跑的地方,让我们能继续听到那动人的故事。有些背影很美,很美,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