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家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新安江畔,每年春节回来时,这儿就是我“独享”巨大的宝藏:在清澈的小溪里捉鱼摸虾,捡鹅卵石比赛打水漂,漫山的野果和花朵,马头墙掩映的鸡犬相闻……而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帮奶奶在巨大的炉灶里烧火做饭,看着烧得旺旺的火焰“呼噜呼噜”响。这份记忆,一直不变。
爷爷家做饭,用的不是煤气灶,而是古色古香的柴火灶。因此,烧出来的饭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也特别好吃。一回到爷爷奶奶家,令我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帮奶奶烧火灶了。
火灶前,是一方低矮的长凳,一旁摆放着各种烧火的工具:火钳,长铁锹,铁棍……一旁则堆放着一堆一堆各种柴火,而要正确使用这些“武器”,就要仰仗于奶奶灵巧的双手:豆秸易燃,但持续时间短,用作引火的工具;树枝量大,可进一步扩大火势:而”主角”——大木柴,则是绵绵不绝火势的主要动力……奶奶三下两下,火焰就“呼呼”燃烧起来。轮到我时,只要拨拨木柴,添加燃料就可以了。望着红红的炉火,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温暖着心灵。
柴火灶不仅可以用来烧火,用带着余温的炉灰,也可以烤上几个红薯,品尝冬天的快乐。
扒开炉灰,寻找被奶奶埋好的红薯。带着余温,迫不及待地撕开,露出黄糯的内心。咬上一口,滚烫中是满口的甘甜。或者拿上几个,与家人一起分享,感受火灶带来的幸福。
但今年,疫情依然没有结束,国家号召就地过年。爸爸妈妈没有犹豫,决定留在杭州,我也留在杭州,与亲爱的柴火灶相隔百里。老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江上修起了桥,不用再划船渡江;家家户户通了网,老人们也用上了智能手机;除夕夜晚上“噼里啪啦”吵闹的鞭炮声也不见了……但火焰“呼噜呼噜”响的声音,依然伴随在我的耳畔,是变化中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