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服装,或迷惑人心;夯实的语言,或沉重与人;朴实的外表,或使人轻信。而孔老夫子的教诲却一直像一颗“救命“绳索,栓住人的心,在迷茫的社会,给人以指点!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像一颗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明亮。《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是最简单,最实用的,它犹如一个拨片把你心中的弦弹拨了了。两千五百多年已前,孔子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被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下来。后来撰写成了《论语》。这本书,不贵在语音有多漂亮,而在教给人的道理。
在《论语》中我看到了一位诲人不倦,不厌其烦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直言不讳的孔子。这本书中重要的核心观点是“仁”“道德”,他提出的“仁者爱人,智者利仁”“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儒家说克己复礼是约束自己,每件事都要做到礼。而孔子做到了这点,要为“仁”而献身,既杀身成仁。曹操,字孟德。操,指的是节操,孟德指的是最高尚的品德。从这不难看出,曹操对道德境界的追求是很大的,但他一生没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德“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德不是无休止地谦让,而是有理解性的如何去”报德“。三国时代,徐庶是刘备军中的军师,而曹操用了诡计诡言,把徐庶拉进了自己的曹营。然而真后来相大白,徐母愤而自缢。而徐庶终生没有为曹操献出一条计策。近年,老人讹人现象愈发严重,但仍是有人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帮助老人,扶持老人,这就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仁德“互相友爱,无私奉献的崇尚道德。
孝顺,一词很常听,有人会想到“二十四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很感人。“卧冰求鲤”“恣蚊饱血”“黄香温席”这些故事是及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其感人,让人潸然泪下,但是现在想想那也是及其愚昧无知的。而现在的人是如何做的呢,有人闲来无事就和同学朋友说自己是怎样孝敬父母,今天给父母了一盒保健品,明天给父母买了一套别墅,用这些事情来显示自己骄傲的资本。“今之所谓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这说的一点也没有错。《论语》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现在还有多少人,能记得父母的年龄呢?时光不可倒流,我们正在慢慢成长,而父母却在渐渐衰老。看到他们的面庞,有种说不出的感受,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只是希望你能时常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说说话、谈谈心,希望去体检有着儿女的陪伴,这样就不会害怕。陪伴,是最长久的幸福。看到这样一个消息:从前有个家庭,买了一台新的电视机,爸妈想放在他们屋,而儿子想放在自己的屋里。于是他们争吵了起来,最后儿子赢了,欢欢喜喜地抱着电视走了。当时父母长“叹”一声。时光转瞬即逝,儿子长大了,和父母用手机聊天,当父母问道:“儿子,你知道为什么当初我想把电视放在自己屋子里吗?”儿子说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句话,使儿子大哭痛哭,悔恨晚矣。“儿子,我们只是希望你在小的时候能多陪陪我们,多一些欢笑,长大就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了。”看完之后,不知大家有何感想?我想,孝顺要趁早,不要等到父母离开之时,才想到自己有好多事情没有做。而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每天早上给父母一个快乐的微笑,都可以让他们这一天保持心情愉快;在父母劳累之时,给他们一个舒适的按摩,有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给父母先尝。做一些自己尽力的事情……对于父母的孝心一定要“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不要等到黄发已去,才回首旧年的时光,不要等到白首以走,才憬悟有许多事情没有做!
中国历史,曾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四处碰壁,但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就是孔子!
有一个国家,面朝大海,微笑向暖,浅笑安然;有一个国家不停攀登陡崖,不停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她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