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彻铜琶,千古大江流去。吹残铁笛,一生孤鹤南飞。一身素衣于东坡学堂,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他是凡人,却胜神仙。
如见滚滚长江东逝水。他傲然立于赤壁面前,手持铁板,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他一生坎坷,飘忽不定,却依旧英姿雄发,豪情满怀。即使到暮年时期也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凌云壮志。
世人皆说他洒脱豪迈,可当我再深深读他时,我却懂得他也有“细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情思;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愿;有“若诗得君来同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的情冷。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绵绵不尽,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他对自己过世十多年的妻子,仍然深情无限。那小轩窗前相顾无言里,让世人陪他洒下千行心泪。他一生有“飞鸿踏雪泥”的潇洒,有“烟雨任平生”的坦然,但都只作文人网Www.ZuoWenren.coM是用来应对凡尘世俗的盔甲。那一份被他埋在心底深处的柔情,是他对王弗融入骨血的深情。
小人诬陷,皇帝误解,贬谪离乡。他写下“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告诫自己,做人要“一蓑烟雨任平生”无欲无求。黄州物力维艰,他苦中作乐,换上一身农装,自己耕种,与农夫相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海南岛远离大陆,生活更是艰难,他却越是逆境域反而豁达。
他不同于李白,在诗酒中放浪形骸,寻求解脱;他也不是杜甫,在困厄中痛心疾首,做苦行僧;而苏轼的乐观与忧郁却相得益彰,表现出一种历尽悲欢、洗尽铅华后的从容。苏轼对他弟弟苏辙说了几句话。描写他自己也最恰当不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所以,苏东坡才能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灯光微微,烛火蒙蒙,穿越着亘古的幽情。看,苏轼轻吟着宋词,缓缓走来。他在黑夜中闪亮,把光辉照进了页页汗青。